特征
学习障碍(LD)是指在智力水平发育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却无法得到良好学习效果的一种障碍。1999年,日本文部科学省(相当于中国的教育部)对LD发布了如下定义: 学习障碍是指在基本没有整体性智力发育问题的情况下,在听、说、读、写、计算或推理中的某些特定能力的学习和使用上,表现出存在显著困难的状态。 学习障碍的原因可推断为中枢神经存在某种功能性障碍,但其直接原因并非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智力障碍、情绪障碍等障碍,也并非环境性因素所导致。 医学上的定义是指那些在“读、写、计算(算盘、解答问题)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儿童。可见,教育界的定义即文部科学省所提出的定义,是在医学定义上,加了“听、说、推理(预测)”这三个领域。
发病率
儿童学习困难的发病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存在着差异,并且受所采取的标准和定义、研究方法的影响。据国外统计:约20%的儿童在学校学习期间发生学习困难。国内攀枝花市(1987年)和长沙市(1988年)调查小学生中学习困难的发病率分别是17.4%和13.2%,男女之比约为2∶1。
早期表现
出生时具有高危因素的儿童容易发生学习障碍。他们往往较早就表现好动、好哭闹,对外刺激敏感和容易过激反应。母亲会感到养育困难,儿童可能不愿被母亲拥抱,喜欢独玩。有的可能走路较早但步态和动作总让母亲不放心。亲子关系不良可能会导致母子语言和情感沟通减少,进而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和情绪分化。好动和易兴奋会使许多母亲感到哺育棘手,因而容易招致母亲的情感忽略或/和甚至是虐待。进入幼儿期有些发生不同程度的语言发育问题,说话偏迟、揪头发、啃咬指甲、扔东西、哭闹、攻击倾向、动作缺乏目的性、对刺激过激反应、伙伴交往不良、语言理解和表达缺欠等。这使得儿童出现团体适应困难,并且认知发展不平衡或对某些狭窄领域的东西感兴趣,而对他人的活动缺乏关注。到了学龄前期出现更明显的认知偏异,如视觉认知不良、协调运动困难、精细动作笨拙、沟通和书写困难等。
具体表现
学生学习障碍的明显、易被人觉察的特征就是一般性学习落后,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具体表现为:
1.感知障碍。学习障碍儿童在视觉、听觉等方面存在明显的障碍,如:(1)视觉记忆困难,如有些儿童在单词拼写中常出现错误,有些儿童分不清形近的字;(2)空间定向困难,这些儿童不能分辨上下、左右、高低、里外、进出或分聚,所以在算术运算时,经常产生各种错误;(3)听觉辨别能力差,学习障碍儿童在声音的分辨方面有困难,不能区别近似的声母或韵母,不能分清音近的字;(4)听觉记忆能力差,对于长于5~6个词的句子不能重复,对声音的记忆存在障碍。
2.注意障碍。表现为:学习障碍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专心致志,不能有目的地定向注意,好动、不安静、容易分心,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不够。
3.语言障碍。语言障碍是儿童学习障碍的一个重要症状。学习障碍儿童有各种语言和言语加工方面的障碍。(1)语言接受方面的障碍。他们能理解听到的信息,但不能很快地进行语言信息加工,所以往往不能抓住他们所讲的全部内容,而是只抓住其中的一部分内容;(2)口头语言表达方面的障碍。表现为难以用言语表达思想,词汇贫乏,不掌握语法;诵读困难,常将看到的词遗漏或用其他词替换,并且在发声和发音系统方面存在障碍;(3)书面语言表达方面的障碍。大多数学习障碍儿童表现出书写困难和绘画困难,难以把想到的画出来,画几何图形的能力差,不能把看到的语言完整地写下来。
4.思维障碍。思维碍障与语言障碍有密切关系。学习障碍儿童的思维表现出以下特点:(1)思考力缺陷,对概念、对象和空间关系的理解等方面有困难,难以形成概念;(2)思维的灵活性差或思维狭窄,缺乏分析综合能力,联想不流畅;(3)缺乏良好的判断力和选择能力,判断失误;(4)算术缺陷,表现为算术方面的学习困难;(5)抽象推理差。
5.行为障碍。行为障碍也是儿童学习障碍的表现特征。研究表明:学习障碍与行为障碍有关,大约一半以上的学习障碍儿童有某种行为障碍。(1)活动过度。表现为在不适当的场合过多活动。(2)运动不协调,多数学习障碍儿童表现出精细动作技巧障碍,做事笨手笨脚。(3)行为冲动、任性。学习障碍儿童有时伴有冲动行为,或无法预计的不适当行为。(4)社会技能落后。学习障碍儿童大多有社会与环境适应不良,一般社会能力比年龄相当的同伴低。(5)社会退缩。国内有关研究发现,学习障碍儿童均有社会退缩等内向性行为问题。
6.情绪障碍。研究发现,大约1/4的学习障碍儿童有情绪问题,普遍的是情绪障碍,女孩的比率高于男孩。他们通常有这样一些问题,如忧郁、焦虑、控制点不适宜、自我概念差以及自我评价低等,也有一些儿童在心境和反应性方面瞬息万变。
7.其他问题。比如品行不良。有假设认为,学习障碍可能以直接的方式(如认知特点)或间接方式(学校生活和社交关系的失败)而引起品行不良。比如,学习障碍儿童会由于学校里的归属失败和受挫折引发攻击性行为,并扩大到校内外的日常生活中,形成品行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