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听到某某家长又在抱怨:我家孩子这个年龄本来应该读幼儿园了却还在机构康复训练,真让人焦虑呀,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去幼儿园啊?
可能会有一些幼儿园对孩子的入园标准要求很低,只要你交钱就可以去,老师会把孩子照顾得很好,并且会告诉你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很不错。
然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你就会发现问题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家长就会着急了,带着孩子去做训练,但是已经错过了黄金期。
其实,相比于孩子到了什么年龄就该上幼儿园了,我们更愿意说孩子达到了什么样的能力之后可以去上幼儿园。特别是对于发育落后的孩子及特需儿童来说,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能力会有一些自然的提升,但依然很难从年龄上分清能力的界限。
简单的说就是,这些孩子没有具备上学的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给发育迟缓的孩子及特需儿童做训练,小目标就是希望孩子能够进入学校去上学,大目标当然是希望孩子将来有能力在社会上立足和生存。
这些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往往比较吃力,所以我们一定要针对儿童的核心能力进行训练。
幼儿园是一定必要的吗?
孩子是不是到了年龄就具备了上幼儿园的能力?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因为只有具备核心能力,孩子才能真正融合到幼儿园,才能让孩子们越来越健康地成长。
那融入幼儿园需要具备哪些核心能力呢?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基础的核心能力, 家长也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的孩子是否已经具备了这些能力,是否还需要继续去提升。
01
回应能力
回应能力,就是能够回答响应他人的能力,这是进入幼儿园需要考虑的基础的能力之一,也是言语沟通基础的能力。
发育迟缓的孩子及特需儿童的语言发展障碍不仅阻碍了他们的正常社会沟通,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如不及早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就会导致孩子交往困难、学习困难,甚至会变得更加自闭,更别提入学了。
02
模仿能力
通常,我们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不知道要去怎么做的时候,都会去观察并模仿别人的做法。其实,对于特需儿童来说也是一样的,在幼儿园的环境中,孩子是不是能够去模仿别的小朋友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例如,当他们看到别的小朋友在排队,自己是否也可以跟随着一起去排队。
03
共同注意力
共同注意力,是指孩子能够通过眼神和动作能与他人分享有趣的事物和体验,或者说与他人共同对某一事物加以关注的行为。
共同注意力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回应性的,另一种是主动发起性的,比如:
你说”哇,这朵花真漂亮呀!“,然后孩子能去关注你所提到的这朵花,因为你并没有发指令让孩子去看这朵花,但他能根据你的话去关注到花,这就是回应性的共同注意力。
如果孩子突然间跟你说”看,那里有一只猫“,那么我们一定会顺着孩子手指的方向看一看是不是真的有一只猫,这个时候就是你做出了回应性的共同注意力,而孩子就变成了主动发起性了。
04
集体技能
包括安坐、提要求、举手、排队轮流、集体指令等方面,其中集体指令是 一项较为高阶并重要的能力。在幼儿园中,孩子首先需要服从老师的集体指令。在日常训练中, 我们给孩子做的大多是一对一,老师发出的指令多为单独指令,而在幼儿园环境下,老师发出的大多是集体指令,例如老师说“小朋友们排好队了!”,孩子能在听到后并跟着大家一起行动。
另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孩子的集体反应。集体反应是指在集体环境下,老师对孩子发出单独指令后,孩子能够执行。例如在教室中,老师说“瑞瑞,小手放背后。”瑞瑞能在复杂的环境下听到老师发出的指令并执行。
05
自理能力
孩子是否具备基础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是进入幼儿园需要考虑的能力之一,也是他们可以独立生活所必须具备的技能。在孩子必须掌握的技能中,进餐、如厕、洗漱是较为重要的领域;例如,孩子是否能拿着牙杯去喝水,是否能够自发的表达要去上厕所或自己大小便,以及自己是否能够穿脱衣服,在幼儿园吃午饭时,是否具备自行进食的能力等。
06
问题行为
孩子在幼儿园,需要有一定自控能力,不能出现问题行为。如:自伤行为、攻击性他伤行为、无安全保障的爬高窜低行为、其他破坏性行为等。
07
安坐能力
安坐能力是孩子根据当下环境的需要,能安稳、安静地坐在指定的位置。
孩子不能够融入学校或班级,往往不是因为学习跟不上,而是行为跟不上。学习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从进入课堂开始,第一件事就是要能够坐在椅子上,注意不是一节课,而是每一节、每一天都能够做到。
如果一个孩子在教室里,会时不时地离开座位、四处走动,甚至于会走出教室去,极大程度地影响到了其他孩子的正常学习,我们又怎能要求老师和其他家长无条件的接纳和包容呢?所以,安坐,将是发育迟缓及特需孩子入学要做的第一个技能准备。
怎样评判孩子入园的能力?
那么,孩子是否满足上述的这些能力应该如何判断呢?孩子进入幼儿园的能力标准是什么样的呢?
目前国内机构较少进行社交评估和转衔评估。所以,针对“发育迟缓及特需儿童是否能够进入幼儿园”这一话题,重要的就是精准定位孩子的能力基线,是否达到入园的基本要求。
例如,在VB-MAPP中,其中有一块为“转衔评估”,就是测试孩子的转衔能力,以孩子目前的能力来说更适合什么样的干预模式。
没有通过评估的幼儿园融合有效吗?
首先,我们不能评判孩子的能力是否达到了入园的标准,也就不能推断孩子是否可以去上幼儿园。
其次,没有评估报告,我们也不能主观推断孩子的哪些能力是符合入园基础能力的,哪些能力是需要继续提升的,那么所有的行动都是无效进行的。
然后,如果孩子不具备基础的融合能力就进入了融合环境,孩子将处于长时间放空状态,无法得到有效的支持,进而衍生出各类不恰当行为,实际上不能得到有效干预既是耽误了孩子的黄金期。
所以,我们在康复中不能操之过急,首先要了解孩子现在所处的能力基线,再考虑下一阶段孩子需要掌握的技能。那如何准确了解孩子的能力基线,只能通过科学的评估工具进行测评。即我们常说的“无评估不康复”的理念。
本中心现有国际上通过的四大评估工具其中的“PEP-3”及“VB-MAPP”两套系统,可满足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特需儿童,有需要评估的家长可提前预约评估时间。
孩子6岁后该何去何从?
孩子6岁后要怎么做?
这时,家长需要考虑孩子6岁后何去何从?因为孩子已经到了学龄阶段,是进幼儿园大班进行转衔?然后进普小?特校?继续在机构?这是家长需要渡过的第一个难关。
让我们来总结下孩子进入幼儿园,我们首要关注的:1、是否具备初步的自理能力,如集体环境中能不能知道渴了去喝水、想上厕所能自己去卫生间等;2、是否具备集体技能,如安坐能力、集体指令能力,这就是我们经常会要求孩子在集体活动中至少能安坐10分钟,这是进入幼儿园的第一步;3、是否具备独立游戏能力,幼儿园在60-70%的时间会由老师引导进行各类主题活动或区角活动,这时就需要具备很好的独立游戏能力,才能让孩子更快的适应集体生活,进而为未来更好的融入小学生活的打好基础;
还需要关注幼儿园老师在发现孩子存在问题时是更关注整体还是个体行为,是否能做到正确、恰当、及时的引导?
因此,家长一定要改变“孩子到了入园年龄就必须上幼儿园”的观点,家长要有正确的意识,认识到我们的孩子是有一定特殊需求的。当面对融合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全面考虑孩子的能力基线,能不能跟上普通的教育环境,这样才能做到“真融合”的有效干预,不错过任何一个干预细节。
END
福州爱星专业为特需儿童提供专业的一站式康复训练服务。现有0-3早疗部、3-7岁学前部、7-15岁学龄部、15岁以上职培部。
爱星主打融合衔接类课程,现有五大类核心课——启智认知、言语开发/拓展、融合衔接、专注力、感统等,另有融合幼儿园、融合小学,配备专职影子老师,旨在帮助更多特需儿童回归校园。
1、台江达道校区
福州市台江区爱星语言服务中心
地址:福州台江区广达路438号双丰大厦沿街三楼
固定电话:0591-83203160
手机号码:13809500911(微信同号)
2、仓山(上渡)校区
福州市仓山区爱星语训康复中心
地址:仓山横江路181号罗马佳洲综合楼
固定电话:0591-83222199
手机号码:13600891984(微信同号)
3、永泰校区
永泰县爱星儿童潜能开发中心
地址:永泰县城峰镇山水购物广场三楼
赵老师:18850112210(微信同号)
刘老师:15659923507(微信同号)